他是唐朝最能打的老将,征东突厥、平南蛮、破吐谷浑,年过六旬依旧披甲上阵。战后回朝,他却不要金银,不求高官,只向皇帝提出一个“私密”的请求。皇帝听后竟大笑应允,举朝震动。 贞观八年,634年冬,吐谷浑频繁骚扰唐边西域,劫掠商队、挑衅哨所,边境不安。唐太宗李世民接连接到奏报,怒不可遏。 李靖?这名字一甩出来,朝堂上嗡嗡的议论声就小了一半。李世民眼神扫过殿下站着的这位老帅,胡子都花白了,腰杆倒是挺得笔直,眼神像淬过火的刀子,亮得吓人。有人心里犯嘀咕:卫国公这把年纪了,还能顶得住高原上的风雪?吐谷浑那地方,可不是闹着玩的,山高路险,喘气都费劲。李世民心里明镜似的,这活儿,除了眼前这个倔老头,谁去他心里都没底。他大手一挥:“老将军,还得劳烦您跑一趟!” 李靖二话不说,接了帅印。寒冬腊月,大军顶着刀子似的西北风就开拔了。那鬼地方,积雪能没过马肚子,风吹在脸上跟小刀子剌肉一样。年轻的兵卒冻得直打哆嗦,缩着脖子。再看李靖,一身明光铠擦得锃亮,骑着马走在最前头,腰板硬得跟旗杆似的,那股子精气神,愣是把周围的风雪都压下去几分。他对手下将领说:“吐谷浑那帮人,仗着天时地利,以为咱们不敢追?做梦!就得挑这种鬼天气,打他个措手不及!” 这老爷子打仗,路子野得很。吐谷浑首领慕容伏允,盘算着唐军怎么也得等开春天暖了才来,正窝在暖和的地方烤火呢。哪知道李靖根本不按常理出牌。他分兵几路,像几把尖刀,悄无声息地插进吐谷浑腹地。自己带着精锐,专挑最难走、最想不到的道儿,顶着能把人吹跑的狂风,翻越积石山(今阿尼 玛卿山),神兵天降!慕容伏允听到探子来报“李靖杀到了!”的时候,手里的奶茶碗都吓掉了,慌得连滚带爬就往西跑,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了。 李靖的兵追得那叫一个狠!撵着吐谷浑溃兵的屁股,从青海湖边一直追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上。慕容伏允被逼得走投无路,绝望之下,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枭雄,竟然自个儿抹了脖子。吐谷浑,这个在西北蹦跶了几十年、让隋唐两代帝王都头疼的刺儿头,被李靖一战彻底抹平,变成了大唐的属国。消息传回长安,整个朝廷都炸了锅,李世民乐得差点从龙椅上蹦起来,连声说:“卫国公真乃神人也!以古之名将韩、白、卫、霍,岂能及也!” 金银财宝?高官厚禄?李世民琢磨着,这次非得重重封赏这位擎天保驾的老臣不可。 李靖凯旋,长安城万人空巷,迎接这位老英雄。庆功宴办得那叫一个隆重,山珍海味流水似的端上来。李世民亲自给老将军斟酒,红光满面:“爱卿立此不世之功,想要什么赏赐?尽管开口!封邑?加官?朕绝不吝啬!” 满朝文武都竖起了耳朵,想听听这位传奇老将会要点什么泼天富贵。李靖呢?他站起身,整了整衣冠,没看那些闪瞎眼的珍宝,也没提加官进爵,反而对着皇帝深深一揖,脸上带着点……怎么说呢,有点不好意思的笑:“陛下,臣……臣斗胆有个私密点的请求。” 私密请求?大殿里瞬间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。李世民也愣了一下:“哦?爱卿但说无妨。” 李靖清了清嗓子,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:“臣……臣想在长安城开个小小的棋社,闲暇时,能邀约三五好友,下下棋,品品茶。” 空气凝固了那么几秒钟。开棋社?一个刚灭了敌国、功勋盖世的大将军,回朝不要封赏,只想开个棋馆?这反差也太大了点!短暂的沉默后,李世民突然爆发出响亮的笑声,笑得前仰后合,指着李靖:“好!好你个李药师!准了!朕准了!地方随你挑,朕给你题匾!” 皇帝笑得畅快,满朝文武却面面相觑,震惊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。卫国公这是唱的哪一出?立了这么大的功,就图个开棋馆下棋玩儿? #唐朝第一狠人# #唐代历史人物#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